您的位置: > 精益岩土网  >  岩土工程知识点  >  土岩组合地基的基本要求
 

土岩组合地基的基本要求

作者:精益岩土网     2017年1月4日 20:58      转载请注明来自精益岩土网


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2011第6.2节对土岩组合地基进行了规定。

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2011第6.2.1条指出:建筑地基(或被沉降缝分隔区段的建筑地基)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,如遇下列情况之一者,属于土岩组合地基:

(1)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;

(2)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;

(3)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。

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2011第6.2.2条指出:当地基中下卧基岩面为单向倾斜、岩面坡度大于10%、基底下的土层厚度大于1.5m时,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设计:

(1)当结构类型和地质条件符合以下要求时,可不作地基变形验算:

1)四层及四层以下的砌体承重结构或三层及三层以下的框架结构,当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≥150kPa,且下卧基岩表面坡度值≤15%时;

2)四层及四层以下的砌体承重结构或三层及三层以下的框架结构,当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≥200kPa,且下卧基岩表面坡度值≤25%时;

3)四层及四层以下的砌体承重结构或三层及三层以下的框架结构,当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≥300kPa,且下卧基岩表面坡度值≤40%时;

4)具有150kN和150kN以下吊车的一般单层排架结构,对于带墙的边柱和山墙,当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≥150kPa,且下卧基岩表面坡度值≤15%时;

5)具有150kN和150kN以下吊车的一般单层排架结构,对于无墙的中柱,当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≥150kPa,且下卧基岩表面坡度值≤30%时;

6)具有150kN和150kN以下吊车的一般单层排架结构,对于带墙的边柱和山墙,当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≥200kPa,且下卧基岩表面坡度值≤30%时;

7)具有150kN和150kN以下吊车的一般单层排架结构,对于无墙的中柱,当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≥200kPa,且下卧基岩表面坡度值≤50%时;

8)具有150kN和150kN以下吊车的一般单层排架结构,对于带墙的边柱和山墙,当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≥300kPa,且下卧基岩表面坡度值≤70%时;

9)具有150kN和150kN以下吊车的一般单层排架结构,对于无墙的中柱,当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≥300kPa,且下卧基岩表面坡度值≤70%时;

(2)不满足上述条件时,应考虑刚性下卧层的影响,按下式计算地基的变形:

sgz=βgzsz

式中:sgz——具刚性下卧层时,地基土的变形计算值(mm);

βgz——刚性下卧层对上覆土层的变形增大系数,按下表采用;

sz——变形计算深度相当于实际土层厚度按本规范第5.3.5条计算确定的地基最终变形计算值(mm)。

(3)在岩土界面上存在软弱层(如泥化带)时,应验算地基的整体稳定性。

(4)当土岩组合地基位于山间坡地、山麓洼地或冲沟地带,存在局部软弱土层时,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强度及不均匀变形。

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2011第6.2.3条指出:对于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,当石芽间距小于2m,其间为硬塑或坚硬状态的红黏土时,对于房屋为六层和六层以下的砌体承重结构、三层和三层以下的框架结构或具有150kN和150kN以下吊车的单层排架结构,其基底压力小于200kPa,可不作地基处理。

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,可利用经检验稳定性可靠的石芽作支墩式基础,也可在石芽出露部位作褥垫。

当石芽间有较厚的软弱土层时,可用碎石、土夹石等进行置换。

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2011第6.2.4条指出:对于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,当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50kPa、房屋为单层排架结构或一、二层砌体承重结构时,宜在基础与岩石接触的部位采用褥垫进行处理。对于多层砌体承重结构,应根据土质情况,结合本规范第6.2.6条、第6.2.7条的规定综合处理。

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2011第6.2.5条指出:褥垫可采用炉渣、中砂、粗砂、土夹石等材料,其厚度宜取300mm~500mm,夯填度应根据试验确定。当无资料时,夯填度可按下列数值进行设计:

中砂、粗砂褥垫的夯填度可取0.87±0.05;

土夹石(其中碎石含量为20%~30%)褥垫的夯填度可取0.70±0.05。

注:夯填度为褥垫夯实后的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。

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2011第6.2.6条指出:当建筑物对地基变形要求较高或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不宜按不规范第6.2.3条、第6.2.4条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处理时,可调整建筑平面位置,或采用桩基或梁、拱跨越等处理措施。

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2011第6.2.7条指出:在地基压缩性相差较大的部位,宜结合建筑平面形状、荷载条件设置沉降缝。沉降缝宽度宜取30mm~50mm,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加宽。